准交率提升至96%,结账周期缩至8日!看标杆企业如何改善订单交付
在《中国制造2025》中明确提到:截止2025年,制造业重点领域全面实现智能化,试点示范项目需实现运营成本降低50%,产品生产周期缩短50%,不良品率降低50%。这一整体目标之下,如期如质的订单交付正是衡量企业是否强势成长的一条金线。
1
“订单拿到手软,交付却一拖再拖”依旧是当下具体生产调研中的常态。生产是过程,准交是结果,从研发到接单,再到排产备料,每一个过程都牵一发而动全身,影响最终的交付时效。
生产备料/待料时间占原料流通时间50-70%;
缺料/错料造成的停工/重工,占设备机时10-25%;
因无法了解货架周转,缺货损失10-30%;
因无法掌握代理商存货,月需求偏差30-60%;
……
同时,企业规模的持续扩大、客户数量的不断增加、材料品种的成倍增长、机台设备的接连加入、材料管理的日趋复杂等都在逐步延长订单交付的瓶颈流程,引发库料不匹配、计划产品不能按时入库等问题,最终导致进一步的交期延误,陷入恶性循环。
(注:从接单-交付的全过程)
2
面对订单交付困局,多数企业往往采用增加产能、提高存货应对缺料、延长订单交付时间等等方式来暂时缓解问题,然而品号、客户数量的增加,管理复杂程度的再升级,库存和产能的扩大等困境依然存在,并持续增加运营成本,影响企业订单响应能力,最后导致盈利能力下降。
(注:企业发展困境)
然细究整个订单交付过程可以发现,90%的延误都没有真正必然的原因,而在于流程上出了问题。鼎捷软件,作为创新与专业的数字转型服务提供商,深耕制造业近40年,在助力50000+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的丰富经验基础之上,做出总结:提高订单交付能力的根本在于进行细致流程梳理,将指标监控聚焦于“准时交付率”,涵盖生产、评审、研发等,再针对各个流程设置监控点,如图进行指标树的逐一分解与监控,方能更加精准地找出瓶颈,对症下药。
(注:订单准交指标树)
实际交付周期的等待时间(抽样取得),通过减少交付过程中无效等待时间,缩短订单交付周期;
应该并行操作而没有并行操作,通过作业网络图,找出可以并行操作形成CPM,与实际作业对比,讨论流程是否可以并行;
解构改善订单交付能力的关键点以及管理所涉及的部门会发现,看似一个单纯的订单交付能力议题,却反映出来自于业务、采购、设计、生产等部门一连串的问题,更需要大家结合具体公司情况,逐一击破与满足。
(注:CEBIT方法论)
在整个过程中,鼎捷采用CEBIT方法论协助企业提升订单交付能力,它是一种基于IT技术,提升企业重要管理能力的方法,通过搭建营运监控系统,实现透明化管理推动管理议题精进,提升企业经营效益。
3
看别人家怎么将准交率提升至96%!
兆曜电子成立于1979年,主要生产通信线材,电脑连接线,汽车线束,电子电源线等。在美国、德国设有分公司,与许多国际知名大厂均有业务往来,产品开发跨足太阳能产业、航太产业、电动车产业等相关周边产品之研发制造。
(完整版:电子行业信息化典范:兆曜电子)
近年来中国电子工业持续高速增长,带动产业链强劲发展。行业整体呈现了产品多样,生产工序复杂,需求变更频繁,管理难度大等各项特征。随着市场消费需求日趋多样化,电子行业企业大多采用面向订单生产的制造策略,这一转型对企业订单准时交付率以及客户满意度的提高均提出要求。
经过深入调研及详尽诊断分析,鼎捷软件切实了解了客户在提高订单准交、缩短结账周期、增强成本核算能力等方面的需求,并以此为目标,为其量身定制行业解决方案。
改善:
1)制定管理指标,且系统自动监控与追踪。
2)业务接单后,系统自动发起订单评审单,1天内完成评审后即PMC转产。
改善:
1)PMC按品管判定的不良返工开制工单,安排车间尾数返工。
2)PMC按返工工单所指定的计划开工、完工日期,去追踪补尾进度完成情况。
1)订单物料信息确认不及时,耽误采购下单,造成备料不及时。
2)通用关键物料无安全库存备货策略,常缺料。
改善:
严格订单评审,增加通用关键物料安全库存备货策略,并系统跟催。
制定成本管理优化方案,支撑财务快速结账,成本核算日清日结。
——应用场景——
(订单评审维护作业)
(生产进度追踪)
(智物流:收货入库、发料、出库环节快速输入)
在企业订单管理的过程中,实现订单准时交付的过程管理已经成为企业提高订单交付能力的关键钥匙!唯有应用科学理论和方法,挖掘内部潜能,方能改善订单交付能力,实现利润增长!
作为智能+整合方案规划者,鼎捷软件恪守“创造企业数字价值”的企业使命,因应时代与行业需求,为企业提供可效益落地的智能化解决方案与服务,凭借其为50,000+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的丰富经验,持续为行业发力。未来鼎捷也将一如既往,助力更多企业倍增发展!